十公斤嬰兒挑戰:手臂肌肉如何接招?

上圖一  盧爸爸右手的二頭肌長頭 不痛

上圖二  盧爸爸左手的二頭肌長頭 scratching test 超痛 (筋結條索明顯 小針刀適應症)  

當豎著抱 10 公斤左右重的嬰兒時,手臂主要會用到以下肌肉:

一、肱二頭肌

  • 位置與形態:肱二頭肌位於上臂前側,它有長頭和短頭兩個頭。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兩頭在肱骨中部匯合後,止於橈骨粗隆。整體形狀像一個梭形,在手臂收縮時,它會明顯地隆起。
  • 作用原理:在抱著嬰兒時,肱二頭肌起到屈肘的作用。它收縮可以使肘關節彎曲,從而能夠穩定地托住嬰兒的身體。例如,當我們調整嬰兒的位置,將嬰兒向上稍微抬起一點,或者防止嬰兒下滑時,肱二頭肌就會收縮來維持這個姿勢。

二、肱三頭肌

  • 位置與形態:肱三頭肌位於上臂後方,它有三個頭,即長頭、外側頭和內側頭。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於肱骨體後面橈神經溝外上方,內側頭起於橈神經溝內下方。三個頭會合後,以一個堅韌的肌腱止於尺骨鷹嘴。從外觀上看,它在手臂後方形成一個比較厚實的肌肉塊。
  • 作用原理: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為肱三頭肌主要是伸肘的肌肉,但在抱著嬰兒的過程中,它起到協同作用。它可以幫助控制肘關節伸展的程度,使得手臂在承受嬰兒重量時能夠保持適當的張力。比如,當我們把嬰兒從一個較低的位置慢慢抱起到合適的高度並且維持這個姿勢時,肱三頭肌會參與進來,防止手臂過度彎曲或者突然伸展,保證動作的平穩。

三、三角肌

  • 位置與形態:三角肌從前、外、後三面包裹肩關節,分為前束、中束和後束。前束起於鎖骨外側 1/3,中束起於肩峰,後束起於肩胛岡。三束肌肉向下彙聚,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三角肌整體形狀近似三角形,使肩部呈現圓潤的外觀。
  • 作用原理:在豎著抱嬰兒時,三角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肩關節外展、前屈和後伸。前束幫助我們將嬰兒向上抬起,中束在保持手臂側平舉的姿勢以承載嬰兒重量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後束則輔助控制手臂向後的運動,避免手臂向前過度傾斜而導致嬰兒失去平衡。例如,當我們側身抱著嬰兒或者將嬰兒從身體一側移到另一側時,三角肌的不同束就會協同工作來完成這些動作。

四、斜方肌上部

  • 位置與形態:斜方肌位於項部和背部的皮下,一側呈三角形,左右兩側相合成斜方形。斜方肌上部纖維起於枕外隆凸、項韌帶及全部胸椎棘突,止於鎖骨外側 1/3 部分。
  • 作用原理:在抱嬰兒的過程中,斜方肌上部主要起到上提肩胛骨的作用。這有助於穩定肩部,並且能夠使我們更好地承受嬰兒的重量。比如,當我們長時間抱著嬰兒,防止肩部下沉而使手臂過度受力時,斜方肌上部就會持續收縮來維持肩部的穩定狀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